歡迎來到北京綠野創能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Cassification
一、前言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產品從上世紀90年代的研發,到近年來的推廣應用,其工程技術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對我國建設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管樁生產線從90年代初期的單條年產15~20萬米,發展到現在的單條年產120~150萬米規模,生產線的占地面積、崗位操作工人、單機設備等并沒有增加很多,但是,其生產效率幾乎以10倍速度提升。這是管樁生產技術提升、生產組織科學管理的一個非常突出的表現。但在此同時,各管樁生產企業所發生的安全事故的頻率不斷增加,已經成為工業行業中的“高危行業" !大量的安全事故,不僅給當事人及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巨大的損失,給管樁生產企業的正常生產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也給我們管樁行業的健康發展提出了嚴肅的命題。
管樁生產企業是從事建筑工業產品生產加工的企業,按我國的行業傳統分類,一般屬于建材行業,納入建筑材料行業管理。但是,管樁產品的特性,又常與建設工程、建設單位密切相關,建設行業中的一些管理人員,也常常將管樁生產企業納入建筑行業企業范疇。特別是,建設部關于建設行業企業資質要求的有關文件規定,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生產企業在正式投產前,企業必須到地方省級建設主管部門申領辦理構件“二級資質"證書,若企業沒有構件“二級資質"證書(相當于“生產許可證"),則生產的產品不得在建設市場流通,使用的建設工程不得驗收。雖然,我國建設行業有非常嚴格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注:沒有納入國家及地方安全生產監督行政管理部門管理),但是,建設行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針對的是建設行業的施工企業。管樁生產企業屬于建筑工業產品生產企業,不是建設行業的施工企業,所以,預應力混凝土管樁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沒有納入建設行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范圍。由于建材行業的政府傳統管理部門(國家建材局或地方建材部門)已經于2002年的政府機構改革中撤銷,代之為國家及地方工業和信息化行政部門來管理我國建材行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實際情況是,由于國家及地方工業和信息化行政部門需要管理的行業太多,雖然管樁行業的安全事故頻發,但還沒有引起各地的工業和信息化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二、事故成因分析
調研表明,我國管樁行業中存在以下安全生產隱患:1)一些企業對安全生產認識不足;2)安全管理機構設置不健全;3)安全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缺失;4)安全生產制度不落實;5)安全投入不足;6)重大危險源管理不完善;7)應急救援工作不到位;8)工藝設計考慮不周到等等。